信息公开网 信息公开网
  • 首页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公开制度
  • 公开年报
  • 社会评议
快速导航
  • 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 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 校办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信息
  • 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
  • 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 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 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投诉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 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 正文
2024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文章来源:】 【发布人: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0日 15:36】

2024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

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预算下达及绩效目标情况

(一)预算下达情况

2024年,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收到省级关于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计划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515.1万元(皖财教【2023】1433号文件下达资金1515.1万元、皖财教〔2024〕834号文件下达资金1000万元)。

(二)总体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目标1:支持巩固完善生均拨款制度,落实高职扩招经费投入政策,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全省平均水平不低于12000元。

目标2: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任务,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目标3: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建设计划,完成2项专业群年度建设任务。


二、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24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实际到位的有皖财教【2023】1433号文件下达资金1515.1万元(到位时间2024年1月)、皖财教〔2024〕834号文件下达资金1000万元(到位时间2023年8月)。

2.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展,2024年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在支持开展“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开创技能特色院校建设、2项专业群建设、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承接省级职业技能大赛、长三角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联盟建设、“五育并举”教改经费、公益性基本建设及配套设备、高水平大学其他相关工作等方面,其中专业建设等委托业务费235.33万元,占比17.8%;各类技能大赛、专业认证、实训耗材等专用材料198.55万元,占比15%;学生活动比赛、专家评审团队建设等劳务费140.77万元,占比10.6%;差旅费50.14万元,占比3.8%;1+X证书类等培训费8.47万元,占比0.6%;普通话测试站改造维修费22.67万元,占比1.7%;增加实训室设备学生公寓配套设备等225.41万元,占比17.1%;梅冲湖校区房屋建筑物购建325.85万元,占比24.6%;友谊学院、教指委等建设其他商品服务支出114.79万元,占比8.7%。 2024年项目资金实际使用1321.96万元,预算执行率52.56%。专项资金结余1193.14万元,已报合肥市级财政申请结转2025年继续使用。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1.资金使用规范性分析。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展,学校组织各业务处室申请项目中具体子项目的资金需求,申报所立项目的立项依据、测算标准、实施方案真实、科学、完整,校内各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多次审议修改,并且与市财政局积极沟通项目资金安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最后学校申报的项目预算资金分配方案通过市财政局审核备案同意使用。

2.资金执行准确性分析。

对到账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实行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学校申报通过市财政局审核备案的项目预算资金分配方案包括各子项目的实施方案、明确各子项目资金额度并且设定具体使用经济科目,项目实施按资金分配方案分解至责任部门,对各子项目结余资金,学校向市财政局汇报专门材料申请调整使用,在市财政局同意调整方案后具体实施。

3.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分析。

专项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项资金纳入绩效监控范围。各子项目在各责任部门建立专项台账,定期梳理预算执行和绩效运行监控,对工作调整无法正常开展的项目以及其他子项目结余不需使用资金提出调整方案报分管校领导,校领导审议后报备市财政局调整使用。在合肥幼专2023年部门绩效自评工作实施方案中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年度结束校财务处组织责任相关部门开展各子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及绩效完成情况的整理汇总,同时布置编写预算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工作。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较好,全部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

目标1:使用省级下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的同时,市财政按省里关于高校建设的生均拨款政策规范并加大市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为促进保障我校教育教学迅速发展提升做到了保驾护航。生均拨款已达到27702元。学校在加强专业建设及资源库整合、贯彻“五育并举”教改精神,开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双领域语言文字教学与培训推广活动,更加大长三角学前联盟的交流研讨等方面稳步推进。    

目标2: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进1+X证书试点,由餐饮服务管理(中级)、实用英语交际(初级、中级)、WPS办公应用(中级)、幼儿照护(中级)、母婴护理(中级)、界面设计(初级)、器乐艺术指导(初级)7项证书考核拓展到11项证书,增加了老年照护、人物化妆造型、大数据应用开发、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等4个不同专业方向,其中幼儿照护、 母婴护理类 x证书分别获优秀考核站点荣誉称号。2024年1+X证书考核实际参考学生818名,其中786名学生通过考核并获得证书,通过率为96.09%。同时,组织了16名教师参与“1+X”培训,均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目标3:将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作为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二期建设工作。依据高水平大学建设新指标体系定期召开调度会,推进落实二期建设目标。制定《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方案》,成立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完善各专业建设方案,制定学校专业群建设工作方案,对标对标,协助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群推进省“双高计划”中高水平专业群、省“双特色”项目中特色专业(群)建设,凝练专业特色。试点数字音乐制作微专业建设,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加强专业调研论证,启动“十五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准备。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高职生均拨款水平(元)安徽省标准是不低于12000元/每生,我校财政拨款保障有力,因为新校区项目的启动,2024年生均拨款水平达到26905元/每生;

1+X证书制度试点参与考生人数目标值≥791,实际达到818人,证书通过率约99%,学校共涉及7个证书获得考核站点。

(2)质量指标。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教师培训任务完成率目标值53%,实际达到率50%。未完成指标原因分析:1.“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在多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化,这显著加大了认证的难度。2.自2020年以来,学校新招聘专任教师138人,专任教师数量大幅增加。2024年组织新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新教师岗前培训,共计34人,并协助继续教育学院组织9名教师参加由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省级培训项目,为他们顺利开启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参培教师结业率为100%,教学能力及实操技能得到大幅提升。

(3)时效指标。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任务完成进度,本项指标不适用,学校不属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计划内学校。

以技能特色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为依据,按照建设计划,分年度推进建设工作,组织调度会逐项落实工作任务。2024年度完成了当年工作计划,对照本科办学基本条件,拉高标杆,夯实学校办学基本条件,持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落实和提升。

(4)成本指标。

    1+X证书制度专项资金生均成本(元)不低于1000元。学校根据2023年度申请了母婴护理、幼儿照护、界面设计等试点1+X证书7个,2024年计划合计试点各类证书791人。按生均1000元奖补标准申请资金79.1万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指标。

    高职平均就业率(%)年初目标设立为95%,实际2024年达到96.57%。根据2024年度就业调查报告反映,学校 2024届毕业生共2506人,从事教育的占比61.83%:选择安徽省内就业的学生占比89.47%,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其次是浙江省占比2.44%;江苏省占比2.32%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具有“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 的特征。

   (2)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年初设立指标:参加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学员满意度≥90%、参加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学员所在单位满意率≥90%、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满意率≥90%。学校通过线下线上对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委托第三方公司线上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实际完成值:参加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学员满意度为90.91%,参加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学员所在单位满意率为100%、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满意率≥99.39%。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通过自评发现,2024年度本项目实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预算执行率绩效指标未达到100%,原因是由于项目中的部分工作具有周期性,相关工作调整,导致项目执行期延后,实际支出小于预算安排对项目的过程性考核实施有待加强,让资金在整个周期内都保持较好的执行力。还有少部分是采购项目资金结算后结余,部分申请调整使用,但其他资金已接近年度结束,无法再度申请调整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统筹项目中各子项工作,加强预算目标精准度;

   2.实施项目过程性考核,提升项目预算执行率;

   3.进一步加强绩效目标管理,提高绩效管理规范化水平。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我校将以本次绩效自评工作为指引,规范中央专项资金使用方向,严格项目管理,稳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专业建设,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校-园(校)合作示范工作。本次评价结果上报安徽省教育厅同时报送合肥市财政局,也将作为在2024年度决算公开的附件在学校信息公开网公开。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1: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

 

 

 

  • 附件【附件1: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xls】已下载次

E-mail:hfyzgsg@163.com

校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磨店高教基地   邮编:230013

联系电话:校办:62520122    招生办:62520127     就业办:62520138

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186号皖ICP备07502099号-3